慕课西行:北京理工大学与延安大学、喀什大学开展本学期第二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同步课堂

为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响应教育部“慕课西部行”活动,实现全国教育资源均衡化和优质资源共享,2023年5月9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延安大学、喀什大学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联合举行了第二次三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本次课程以“深入理解Python计算思维与计算方法”为主题,三校师生2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并热烈互动。

本次同步课堂由我校嵩天教授主讲,是三校“慕课西部行”创新教学方案的第2次。

课堂伊始,嵩老师以时下最热门的ChatGPT作为教学导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作为期中阶段课程,嵩老师首先对前半学期所讲授知识进行总结回顾,进一步,为同学们凝练讲述了编程的8种计算方法,随后阐述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和计算思维三种计算思维,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同学们“从技术中学会方法、从方法中理解思维”,充分展示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高阶价值。

嵩老师亲切且充满智慧的教学风格深受同学们喜爱,他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复杂知识点,并能够高度提升,引发同学们思考,课堂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带着思考思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嵩老师与喀什大学、延安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互动,加强了三地学生之间联系。该课程中,嵩老师创新的让三校同学以2人组队方式开展“结对编程”,在多个命题中选择完成大作业,显著激发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参与热情,让三校学生交流走出课堂,让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优质资源的共享则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此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第二次“慕课西行 同步课堂”活动的举办,深度实现了我校学生与延安大学、喀什大学的学生们隔空共上一堂好课的目标愿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优质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加深了东西部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此次活动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新型高校合作模式,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展现了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的无限潜力。

Baidu
sogou